第476章 赛后的讨论交流(求月票)_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昨夜书 >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 第476章 赛后的讨论交流(求月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6章 赛后的讨论交流(求月票)

  现场的不少人都等待着最后分数公布的结果。

  但是评委和老师傅们却是非常为难。

  第三场的每道菜可以说都凝结了每一位参赛厨师的心血。

  每一位参赛厨师,无论是泉城的厨师,还是齐鲁各地来的厨师们,都真正拿出了自己多年积累的厨艺经验。

  评委们已经是非常犹豫,他们总觉得无论是给任何一位厨师打了低分,好像都有些辜负厨师们今天的表现。

  在评委们迟疑的时候,老师傅们在经过了一番商量后,给了评委们一些建议。

  “各位评委,你们不要受到情绪的影响,记住一点,要从一道菜的色香味形器五个方面进行评判。”

  “对,不能因为一道菜凝结了厨师们的心血,你们就感情用事,不去好好的评分。”

  “实际上,你们好好评分,才能更加对得起厨师们的这份心血啊。”

  “是的,希望评委们能够公正做出评分。”

  “各位请不要犹豫不决,一定要公正的做出评判,我们相信,无论是什么结果,每一位厨师都是能够接受的。”

  老师傅们这样一说,倒是让评委们一下子放松下来。

  接下来,评委们根据对每道菜的印象,结合老师傅们说的“色香味形器”这么五点,开始给每一道菜认真打分。

  在评委们打分的时候,参赛的厨师们也是聚到了一起。

  聚丰德的孔兴礼,泰丰楼的孙丰贵,还有程国胜的师弟林国富,以及一些来自外地的大师傅们,首先一起向冯正明和林柏升表示了祝贺。

  孔兴礼说:“今天再次见识到冯师弟雕花手艺,看起来这次去全国大赛的名额,肯定会有冯师弟。

  林师弟的手艺也非常高明,不愧是在京城大酒店里当主厨的大师傅。

  我真的是佩服两位师弟的手艺,有两位师弟代表鲁菜去全国大赛,相信会给鲁菜争光。”

  孙丰贵也站出来说:“不错,两位师弟的水准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了。”

  林国富如今作为王老师傅徒弟代表,在程国胜主动退赛情况下,他也是尽自己所能,算是表现的非常好。

  但是他也通过比赛,看到了自己和冯正明、林柏升,甚至是和孔兴礼、孙丰贵之间的差距。

  林国富非常谦虚地说:“各位师兄和师弟的手艺,让我真是甘拜下风,这次比赛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以后我会更加努力提升自己。”

  其他一些外地参赛的大师傅们,也都是纷纷向冯正明和林柏升表示祝贺。

  冯正明和林柏升相视一眼,两个人还相互谦让了一下。

  最后还是林柏升先开口:“哈哈哈,大家真的不用这样客气,我们的手艺都差不多,可能一些细节上我和正明做的好一点。

  无论是谁代表鲁菜去参加全国大赛,那都是要去为我们鲁菜争光的,都要全力以赴。”

  冯正明跟着说:“我能和各位师兄同台交流比赛,真是我的荣幸,我也相信,有各位师兄在,我们鲁菜一定会越来越好。”

  冯正明还是一如既往的谦虚,没有标榜自己,而是让师兄们显得更有面子。

  所以他的话,说出来让在场的师兄们还真是挑不出毛病。

  林柏升笑着看向冯正明:“冯师弟今天也是毫不保留,竟然一口子做了两道菜,两道菜都进行了雕花和摆盘,真的是让我们有点难以追赶。”

  林柏升的话,也是在场其他参赛厨师们的心声。

  毕竟大家做一个菜的雕花,实际上已经很吃力了。

  冯正明竟然是做了两道菜,而且还都设计了漂亮的雕花摆盘。

  这是比赛前,没有任何一个厨师想到的。

  大家得知题目,是要用鱼和虾,想的都是如何把鱼和虾做成一个菜?

  只有冯正明是分别做了两道菜。

  他两道菜还很好的利用了相同的材料。

  一个南瓜,大部分的地方雕刻虾篓子。

  剩下切下来头部被他给雕成菊花的花篮。

  即便是这种时候,冯正明依旧秉持物尽其用。

  真就是绝不会浪费哪怕一丁点材料。

  冯正明面对师兄们的夸奖,他微笑说:“师兄你们可别夸我,其实我做两道菜的原因很简单,是我不知道怎么把鱼和虾结合起来做一道美观好吃的菜。

  所以我想着,既然设计不出一道菜,我就干脆做两个菜,把鱼和虾分开做。”

  冯正明这么一说,顿时让参赛其他厨师面面相觑,接着大家都笑起来。

  这个回答倒是也符合大家心里所想。

  原本对其他厨师来说,把鱼和虾设计好做成一道菜,也都是并不容易。

  尤其是在比赛上,还需要进行摆盘的设计。

  所以要想把整道菜做好,真的是设计上都不容易。

  冯正明的办法确实是很讨巧了。

  他做了两个菜,将鱼和虾分开做。

  虽然这样给他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至少把两道菜都分别做好了。

  从出来菜的效果看,两道菜的效果也确实非常好。

  至于他用南瓜雕的虾篓子和花篮,也都是他想好了的雕刻。

  冯正明被问到为什么要做这么两个设计时。

  他很直白回答:“因为我想起鱼和虾,就会想起小时候乡下河沟里摸鱼抓虾的景象,所以就设计了这么两道有些童趣的雕花。”

  林柏升称赞道:“确实是非常棒,你那个虾篓子雕刻的简直太逼真。”

  孔兴礼也跟着附和:“以前还觉得,冯师弟可能雕花不行,今天算是让我们见识到了。”

  孙丰贵说:“冯师弟真是很全能啊。”

  冯正明摆摆手:“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现在的手艺还有不少不足的,以后也请各位师兄多多交流,我们一起把鲁菜做的更好。”

  说到一起交流,自然获得参赛厨师们的认可。

  大家都觉得,这样比赛中的交流很重要。

  通过交流和比赛,看到别人的菜,总是能从中获得不少灵感。

  就像是今天大家都去雕花摆盘,也是昨天看到林柏升那道乌龙登云后获得灵感。

  大家都认识到,雕花摆盘在比赛中重要性,才会一起开始雕花。

  通过这场选拔赛,也让很多已经是大师傅的厨师,认识到自己的很多不足。

  他们从冯正明和林柏升的身上,看到了更多创新的东西。

  这也给了这些大师傅们不少的启发。

  相信因为这场比赛,很多大师傅理念会开始发生转变。

  那么鲁菜的发展,也会随着大师傅们观念转变,能够开始接纳更多其他东西,能够去做更多创新,发展的越来越好。

  等待良久,现场评委终于把分数统计了出来。

  然后现场是崔老师傅手捧着分数单子公布分数。

  崔老师傅中气十足的声音,让现场为之安静,电视机前看直播的人也都很期待。

  仔细看了一眼分数单子后,崔老师傅开口说:“今天这第三场的比赛,每一位厨师真的都表现的非常好,展现了他们的厨艺。

  在这里我要说,今天每一位厨师的表现都非常好,都无愧于你们的水准。”

  这番话过后,崔老师傅宣布今天的分数。

  “最后得分,冯正明和林柏升并列第一,两个人的菜满分100分情况下,综合得分都是99分。”

  现场顿时爆发一片掌声,大家明显都认可这样的分数。

  接下来便是孔兴礼的菜品,获得了第二高的分数,综合得分是98分。

  之后前十名的菜品基本都是在95分以上的菜。

  这也表明了,前十名所做的菜,是真的获得了极大的认可。

  在公布完第三场菜品分别得分后,很快评委们递出了一张最终代表鲁菜去参加全国大赛十名厨师的名单。

  冯正明、林柏升、孔兴礼、孙丰贵都在名单上。

  还有五个人,基本上都是来自齐鲁其他地方的大师傅们。

  让人有些意外的是,在名单的最后,林国富竟然也成功的进入了代表队名单。

  林国富自己都感到有些惊讶,没想到自己能够进入名单的。

  他和其他人一起上台,领取了老师傅们颁发的全国大赛通行证。

  然后现场还颁发了几道菜的金奖、银奖和铜奖。

  冯正明比赛中的三道创意菜中,那道乌龙戏珠是毫无争议获得了金奖。

  还有他的那个创意虾球也获得了金奖。

  林柏升的乌龙登云自然也是金奖。

  冯正明的菊花鱼要稍显逊色,只获得了一个铜奖。

  林柏升今天做的鱼虾汤也只获得了银奖。

  同样获得银奖的菜品,还有孔兴礼的糖醋鲤鱼跃龙门。

  孙丰贵和林国富以及代表鲁菜出征全国大赛几位大师傅的菜,也都是分别获得了银奖和铜奖。

  现场是准备了证书,证书上是手写了每一位获奖厨师的菜品和名字。

  同时还颁发了一个奖杯给获奖的厨师们。

  这些都是提前准备好,是由这次电视直播的赞助商们提供。

  这一场鲁菜出征全国大赛厨师选拔赛,到这里也算是圆满的结束了。

  接下来电视直播结束,现场获奖的厨师们,和参赛的厨师们,以及老师傅们在一起进行了一场交流。

  大家凑在一起进行厨艺技法上的交流。

  连冯正明的几位师兄也一起参加。

  现场参加交流的厨师里,也只有冯正明这样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所以大家看着冯正明的时候,目光都显得稍微有些复杂。

  尤其是烹饪协会的一些人。

  他们本来是很看好冯正明,觉得他好好的成长,将来会成为鲁菜的当家厨师。

  成为一位和老师傅们一样的,可以独当一面,支撑起鲁菜未来发展的厨师。

  但是烹饪协会的众人没有想到的是,冯正明竟然这么快就能和他们坐在一起了。

  从挑战赛到选拔赛上,冯正明展现出的扎实基本功。

  他几乎是精通鲁菜各种的技法。

  同时,他还有自己的理解,能够运用各种鲁菜的传统技法,加入一些自己的创意,去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菜出来。

  尤其让烹饪协会副会长李志峰在内的中年主管人群。

  他们对冯正明的那道乌龙戏珠印象实在太深刻。

  可能如果不是看到冯正明去做。

  任谁也不可能会想到,把绣球干贝和葱烧海参这么两道经典鲁菜,结合起来加入一些扒菜的技法,最后能融合成一道菜出来。

  在现场交流的时候,大家也针对冯正明那道乌龙戏珠又给出一些改进建议。

  尤其是几位老师傅,给了冯正明非常精准的一些建议。

  崔老师傅表示:“正明你最后蒙汁的过程,确实是可以用扒菜的技法,不过你直接摆盘后浇汁,还是没能把两道菜很好的融合。

  我的建议是,你可以尝试,海参入味后进行葱烧后,再和绣球干贝一起蒸一下。

  蒸过了之后,再用扒菜技法进行浇汁,用蒸出的汁水加入扒汁中。”

  崔老师傅不愧是被誉为活菜谱,他的建议给了冯正明很大的启发。

  冯正明想了想问:“那是不是可以,干脆把绣球和海参一起,加入葱油一起蒸制?之后在淋汁的时候,海参先淋入葱烧汁,再整体蒙上扒汁?”

  听到冯正明这种做法,在场的老师傅们纷纷表示这个方法也可以。

  苏老师傅笑呵呵说:“正明的想法很好,把扒菜的技法融会贯通了。”

  孙老师傅则说:“蒸的时候稍微加一点葱油,还有一些高汤,让绣球干贝入味。”

  几位老师傅针对冯正明的乌龙戏珠给出各种建议。

  一起帮冯正明提升他的这道菜。

  大家是真的给他这道菜给与极高的期望。

  希望他可以在全国大赛上,好好展示一次这个菜。

  到时候,也可以让全国的高手们见识一下,鲁菜“和”的境界。

  虽然主要讨论了冯正明独创乌龙戏珠,但讨论会上也对其他一些厨师比赛中的菜进行讨论。

  尤其是讨论了这次要去参加全国大赛几位厨师的菜。

  老师傅们还是希望,在全国大赛上,代表鲁菜去的厨师们,都可以拿出更高的水准,向全国的同行展示鲁菜新一代厨师的风貌。

  最后颜老师傅代表几位老师傅说:“你们去全国大赛,最重要是展示、交流,至于比赛就是你们各凭本事,但千万不要失了鲁菜厨师的尊严。”

  听了颜老师傅代表老师傅们的这番话。

  这次去全国大赛的十位厨师,一起站起身向老师傅们鞠了一躬。

  然后齐声保证,一定会展示好鲁菜,绝不丢了鲁菜的名声。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ys8.cc。昨夜书手机版:https://m.zys8.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